
2024年12月25日,阿塞拜疆航空的一架客机在靠近俄乌冲突区域的高加索一带失事,带来了不小的国际关注。
事发之后,阿塞拜疆立刻要求展开全面调查,还坚称飞机可能遇到外部的物理或技术干扰,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团队,但一直没有直接点名俄罗斯。
其实,大家都清楚,这事儿跟战区的防空导弹离不了关系。
俄方一向习惯用这个“老把戏”,一开始就不承认责任,把责任往乌克兰无人机上推,想让事情变得更复杂点、焦点也模糊点。
直到最近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时,亲自站出来道歉,坦白那场空难的发生确实是俄方防空行动引起的。
普京虽然坚持说,导弹并不是直接击中客机,而是在拦截乌军无人机的过程中,防空导弹的碎片误伤了飞机,想争点面子,但这也算是俄罗斯难得的“认错”时刻。
赔偿避责,关系冰点
普京的道歉并不代表事情就此完结。俄罗斯承诺会向阿塞拜疆赔偿,表达了“遗憾”,但同时也没忘了给自己留点退路:说起因是乌克兰方面的无人机挑衅,俄方的防空系统反应失误,造成“误伤”事件。
其实,这样的说法对阿塞拜疆来说是不够的,毕竟数十名无辜乘客在客机上成了地缘争夺的牺牲品。这次危机让俄阿关系瞬间跌倒了谷底。
阿利耶夫本就对俄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有点小戒备,再加上这次事情成了他手中的筹码。
阿塞拜疆趁着这个机会,提出要俄罗斯把驻在亚美尼亚的维和部队赶走,还顺带增强了对纳卡地区的掌控,把自己的地缘位置发挥到极致。
就在这时候,美国也不甘落后,趁机出面邀约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搞三方会谈,还顺道搞到赞格祖尔走廊的开发权,这条线路对北约东扩的布局可是十分重要啊。
俄方反击,阿塞拜疆进退两难
最近俄军直接出手打击了阿塞拜疆在乌克兰奥德萨的油气公司,算是敲响了警钟。
对阿利耶夫来说,虽然近年来在国际关系上和土耳其、以色列、美国的关系逐渐密切,但在实际的地缘局势中,俄罗斯依然有实力对阿塞拜疆施加相当大的压力。
很多阿塞拜疆的老公都在俄罗斯打工,要是真的闹翻脸,被遣返回去的经济损失可真是难以承受啊。
俄阿关系如今,基本就是利益和地理位置的反复较量。阿利耶夫一边坚持索要权益,一边还得和普京“握手言和”,让自己和国内都能有个交代吧。
普京一边认错道歉,一边其实是在调整战略,目的就是不让事态越搞越糟,免得高加索区域彻底被美西方操控。
北约算盘落空,俄依然掌控高加索
美国和北约原本打算借这次空难的事儿,把俄阿之间的矛盾再利用一把,想借机在高加索地区再来次大调整,搞得更有利于西方势力的发展。
不过,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耳光:就算俄罗斯在乌克兰方向压力巨大,它依然能保持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领导地位,稳住脚跟。
虽然阿塞拜疆和西方关系逐渐靠近,但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摆脱俄方的影响还不太现实。毕竟,俄罗斯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传统掌控力依然强大,根基还在。
这次危机让俄罗斯付出了代价,不过也展现出它在地缘博弈中的坚韧能力。北约试图把俄罗斯拉入多线作战,短时间内没那么容易实现。阿塞拜疆虽然趁机“多添一把火”,但也得慎重考虑利害得失,不敢轻率出手。
一场空难其实也能看出大国之间的角力呢。普京难得地承认了错误,给俄阿关系挽回了点面子。阿塞拜疆趁机把自己的利益再巩固一下,可它还是躲不开俄罗斯在地缘上的压力。
虽然美国和北约借机插手,但要想彻底改变高加索的局势,没那么简单。其实啊,全球格局那点微妙的变动,往往都藏在这些“突发事件”背后。
配资开户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